浪漫内衣网_更具吸引力的内衣时尚专题网站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内衣文化 2015-12-08 15:50未知内衣4

郭沫若曾经说过:“服装是文化的表征,衣裳是思想的形象。”服装行为与文化的关系千丝万缕,丰富多彩的文化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时尚风格,令设计得以千变万化,使衣着变得趣味盎然。探索不同国家地域的文化历史,既有助加深对设计的理解,亦能丰富灵感创作的来源。UW精选最具代表性的四大时尚之地美、英、意、法,分期领你一一巡看四国的部分文化历史更迭,探索其文化精髓,从中体味文化之于时装、内衣设计的诱导和影响。来吧,请与我们一起踏上这趟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,或能让你我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收获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这块创意无限的活力国土所孕育的美式时尚,展现了这片国土所独有的充沛精力与创造思想:实用创新发明带来了生活的便捷;体育就像某种根深蒂固在人们意识里的信仰,运动无处不在。而那失控的嬉皮士时代,虽是堕落颓废,却亦让人缅怀--那段闲适自在的悠悠时光。

[胸罩进化]

美国是一块神奇的国土,诞生了无数伟大发明家,把实用发明带进生活当中:莱特兄弟实现了人类的飞翔之梦、爱迪生用智慧照亮了全世界、比尔·盖茨把电脑植入了人类生活,史蒂夫·乔布斯创造了一个“被啃掉了一口的苹果”神话,而Mary Phelps Jacobs则用两条手帕和丝带宣告了“无背式文胸” (BacklessBrassiere)的诞生。从此,文胸在美国开始了近百年的缓慢进化之旅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1912年,美国诞生了首件专利文胸,据说是由一位美国女孩Mary Phelps Jacobs发明。她在参加舞会时,灵机一动,用两条手帕和粉红丝带绑成了一件类似文胸的内衣穿在身上,招来了女性们艳羡的目光和商家的浓厚兴趣。1914年,她以Caresse Crosby之名申请了“无背式文胸”(Backless Brassiere)的专利。该项专利被华纳兄弟紧身衣公司以1500美元买去,但后来有人估算它的价值至少要在原标价1500后追加四个零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20世纪40年代末,Christine Dior发出“没有内衣,就没有时尚”的惊人论调。在此号召之下,美国公司迅速开发出十字交叉,利用回旋织法织造的圆锥胸罩,俗称“导弹文胸”。1949年,有公司推出了圆形织法的“轻歌”(Chansonette)文胸,在其后的30多年里,风靡100多个国家,创下了9000万件的销售业绩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上世纪60年代,诞生于奥地利的美国设计师Rudi Gernreich设计出“无胸罩式文胸”(No-bra bra)与单式Monokini,由质料纤薄、承托良好而不易变形的莱卡面料缝制。极佳的贴身效果令穿着时仿若无物。

1992年,《时尚》杂志宣称“显露乳沟、游走在春光乍泄边缘的文胸最能展现新的女性魅力。”早在1935年就注册了商标的Wonderbra(神奇文胸)从90年代初逐渐流行于世界。美国的文胸业在94年卓然崛起,壮大为30亿美元营业额的可观产业。

[内衣体育联盟]

在美国,体育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美国人把运动发展成为全民参与的欢乐悠闲。绿茵草场、室内球场、碧蓝海岸、恬静湖边乃至大街小巷,无不充斥着或挥起钓竿平静而待、或浑身发劲挥汗如雨的运动身影。美式橄榄球、棒球、篮球和冰棍球更是特别流行的体育项目。每逢至Hit的NBA篮球、NFL美式足球、MLB棒球赛季,偌大的体育馆座无虚席,各种Sports Bar也瞬间爆满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2004年,从美式足球超级杯赛事中衍生了一种“别开生面”的比赛形式--穿着内衣打球去!虽然这类型的活动定要招来非议,但其宣传效果确实可见一斑,于是,原本只作为超级杯中场休息时的串场表演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,从此诞生了令男同胞们浴血沸腾的LFL(Lingerie Football League 美式内衣足球联盟)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LFL的各项规则与正规的NFL无异,“联盟内的女生绝不会为了保护漂亮的指甲而扭扭捏捏,她们会用力冲撞。”LFL的发言人表示。推、拉、抱、撞、扯在橄榄球赛中已是司空见惯,性感与力量共存,这或许是美式文化的另一种独特体现?

[运动化时装]

姑且不论内衣体育联盟的雅俗与否,流淌在血液中的“美国式运动细胞”促使设计师把运动的概念引入设计中,衍生出美式时尚轴心的“运动装”,把拘谨的套装休闲化、运动化,以实用穿着主义宣扬朝气蓬勃的美式生活。而从不拘泥于内衣外衣之别的时装设计师们,甚至把一些运动装部分“内衣化”,实现“内衣外装”的美妙效果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[街头嬉皮士]

60年代的美国青少年,延续“垮掉的一代”的自由散漫作风,蔑视传统、废弃道德,与长辈唱对台戏,乖离社会主流,推崇户外、群居、无拘束的自然生活,高呼“爱与和平”、“自由”的口号,作风叛逆放荡,在酒精与迷幻药的催化下,写着诗集、谱写极乐乐章,把旧衣服DIY,左穿右搭、颠三倒四,纵然不成体统,倒也个性出众。

此外,嬉皮士们还特别喜爱涂鸦VolkswagenBus(面包车),把车头标志换成“Peace”(和平)的Logo,一路穿洲过道、呼朋唤友。只要在公路旁竖起拇指,准保有人接载你搭顺风车。这样既经济实惠,又能结交各路“同道好友”。

[内衣文化迷情] 之America活力之国创造之土

而经历过“嬉皮运动”的设计师,心里始终保有那份天然的纯真和快乐的放荡,也为美式时装增添了几分嬉皮式逗趣:Marc Jacobs热衷古着美与凌乱的风格、Tom Ford毫不掩饰对性的露骨演绎、Betsey Johnson就像永远21的姑娘,色彩斑斓、花枝招展,而造型师Patricia Filed的看家本领dress up & play down,追根溯源到底还是60、70年代嬉皮士那股“乱穿”潮流。

标签关键词:

 备案号:

联系QQ: 邮箱地址: